以前觉得省钱就是抠抠搜搜过日子,在亲朋好友面前没面子。所以,总为了撑面子“穷大方”,到头来人前风光,人后受罪,钱没存到,日子也不舒坦。
随着阅历的增长,终于明白:所谓面子根本不重要,重要的是自己过得舒坦。“小气”也不是吝啬,而是清醒的取舍。
现在,我学会了大大方方的小气,养成一种成熟的消费观、金钱观和生活观:对不重要的事物果断说不,对重要的目标全力以赴。
01.主动低配生活,在减法中找到富足
曾经的我盲目追逐物质带来的满足感,以为拥有更多、更贵的东西,就能证明自己的生活品质。
家里已有两辆车,还贷款买了辆新能源车;手机还能用,两年不到又换了新款;追求品牌家具、网红家电、精致餐具、潮流服饰、小配饰、鞋包……钱像流水般花出去,却始终找不到内心的安定。
如今,我开始主动为生活做减法,选择低配生活。不再执着于品牌和新款,而是关注物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。
衣服也不再追求数量,而是挑选经典百搭的款式;家居用品以简约实用为主,不再被营销手段轻易打动。
低配生活不是降低生活质量,而是删繁就简,在简单中发现生活的本质,感受另一种富足。
02.精简社交,降低社交成本
以前,我总觉得社交上不能省,一要随大流,不能让亲友们觉得自己穷;二是要充大方,在亲友们更有面子。
为了面子与关系,喜欢凑热闹,别人一约,就立刻赴约;为了彰显自己的的大方,时常请客吃饭,送礼也不甘示弱。
现在,我学会了精简社交,拒绝参加那些无意义的聚会,只跟重要的家人朋友保持联系。
家庭、朋友聚会,选择在家做饭,或自带吃食野餐;送礼也讲究心意和实用性,自制的小吃分享、买实用的物品。
高质量的相处,和花多少钱没关系,真正的朋友也不会在乎你花多少钱。精简社交,就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契合的关系与热爱之事上,并顺手把钱省了!
03.日常消费降级,理性消费更智慧
以前,总是习惯在各种消费平台上“剁手”,看到促销活动就忍不住下单;隔三差五外出吃饭、点外卖;办理各类服务项目卡:美容、洗护、按摩……结果每个月的工资还没怎么捂热,就所剩无几。
现在,我开始在日常消费上“降级”。购物时提前列好清单,对比价格后再入手;减少外食频率,一日三餐自己在家做饭;
偶尔外出就餐也不去网红餐厅,而是选择性价比高的小饭馆;有节制选择服务项目,能自己解决的事情,没必要花钱。
日常消费降级并不是委屈自己,而是学会理性消费,把钱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时,让每一笔支出都变得更有意义。
04.低成本娱乐,快乐并不昂贵
以前,一到节假日,就喜欢逛商场、购物、聚会、旅行,带孩子去游乐场……每次都花不少钱。
现在发现,很多快乐的事根本无需花钱。徒步、爬山,去感受大自然,既得到了锻炼,又被大自然治愈;带娃去游乐场,不如去乡村种植采摘、捕虾捞鱼,体验农趣;
把逛商场换成去图书馆看看书;去电影院看电影换成家里投屏,一家人一起看;下馆子换成带在家自制美食去公园野餐;
买玩具,换成在家手工DIY、做实验,既能增加亲子互动,又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、探索精神。
娱乐上的小气,并不影响收获快乐。免费或少花钱的活动,同样可以放松心情,收获快乐!
05.该大方的时候大方,绝不含糊
有人说,抠抠搜搜过日子没劲,人生苦短,就应该及时行乐。这话没毛病,我只是戒掉了穷大方,该小气的地方小气,该大方的时候,也绝不含糊。
对于生活和消费,我不追求最新最高端的,但追求舒适性价比高的;买衣服和日用品,不追求多,但追求持久耐用;
社交、娱乐方面,我精简又节约,但对父母和孩子,我尽力提供最好的;节约的时间和精力,用来提升自己。大大方方投资自己,读书、报班、知识付费、学技能。
小气不是抠门,而是理智花钱,只为需要买单,为优质社交付钱,为学习提升付费,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!
存钱本质就是把资源分配给未来的自己。现在的每一分克制,都是将来面对生活时多一份选择的底气。
为了存钱,我学会了大大方方的小气,但这并不影响我的日常生活,反而让我能更加理性的对待金钱和培养消费习惯,注重生活质量。
配资门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